第10节(1/2)
娘娘她宠眷不衰第10节
<dt css="rd">
&esp;&esp;“调理身子需要这么大费周章的请李太医过来吗?她也不瞧瞧自己的身份!”陶贵人心中不悦,眼睛牢牢盯着灵犀宫的大门,冷声说,“她一贯装模作样,谨慎的很,这么费劲的请李太医过来定然是打着什么鬼主意。眼下我已经承宠她却没有,心里指不定如何着急呢。”
&esp;&esp;在宫里,主子的前途就是下人的前途,静书有些头疼,却还是尽力劝诫着:“在宫里的嫔妃哪个不是想方设法的得宠,新人那么多,别说是姜贵人,便是剩下的几位也是迟早轮一圈的。您前几日闯进绛雪阁的事都在宫里闹开了,皇后娘娘定然也是知道的。如今虽不说什么,心中难免对您有意见。”
&esp;&esp;“皇后娘娘乃是六宫之主,小主若是刚入宫就闹出许多风波让皇后娘娘心中不满,以后许多事可就难办了。”
&esp;&esp;说罢,她又苦口婆心道:“再说了,昨日大人还暗中派人来问您在宫中的情况呢,知道您已经得宠很是欣慰,小主行事还是顾忌些吧。”
&esp;&esp;静书是家中为陶贵人精心挑选的陪嫁丫头,知根知底信得过,做事也还算牢靠。所以她的话再不入耳也是家里的意思,陶贵人还是要听一听的。
&esp;&esp;只是这些道理知道归知道,眼睁睁看着姜雪漪玩手段她却只能看门外干看着,还是让她心里憋屈得要命。
&esp;&esp;深呼吸了好几口气,陶贵人才红唇轻启,冷冷吐字:“不回宫了,陪我去散散心。”
&esp;&esp;-
&esp;&esp;灵犀宫-绛雪阁。
&esp;&esp;李太医为姜雪漪细细把完脉后,提笔开了张调理的方子。
&esp;&esp;虽说只是一位贵人,可初入宫就能让陛下派他去为她调理身子,可见不是一般的人物。他不敢有误,细细问询了情况,这才敢下手开方,好在姜贵人的问题并不严重,只要好好调理一阵子就能有所好转。
&esp;&esp;一番交代和叮嘱后,为表重视,李太医临走前还留下了贴身的一位药童为姜贵人煎第一服药。
&esp;&esp;在姜雪漪的授意下,段殷凝亲自送李太医回去,不出一炷香,干净雅致的院落里便传出了淡淡的药香味。
&esp;&esp;小主出去不过一时半刻就得到陛下如此殊荣,旎春和扶霜高兴得合不拢嘴,围着她七嘴八舌的问了许多。
&esp;&esp;姜雪漪随口说了两句便觉得疲累,盖着绒毯歪在贵妃榻上睡着了。
&esp;&esp;等再醒来的时候已经快到晚膳时分,补药也已经熬好了。
&esp;&esp;扶霜伺候着姜雪漪起身,旎春笑眯眯地端着补药走进来:“小主醒啦?快先喝药吧,今日可是好事成双呢。”
&esp;&esp;姜雪漪意外地瞧她一眼。
&esp;&esp;旎春舀起一勺,细心地吹凉了递到她嘴边,快活道:“方才听说陶贵人今日不知怎么得罪了荣修仪,这会儿正在御花园被罚跪,可有不少人都瞧见啦。”
&esp;&esp;第12章
&esp;&esp;“荣修仪?”
&esp;&esp;姜雪漪不确定的又问了句。
&esp;&esp;旎春心情很好地点点头,一勺接一勺喂小主喝药,继续说:“听说是陶贵人出言不逊得罪了荣修仪,当时丹昭容也在边上呢,似乎是说到了大皇子。不过事发突然,奴婢也未能打听清楚。”
&esp;&esp;入宫之前,父亲和母亲就和她大致说过如今宫中的局势。这位荣修仪,她也是着重记了的。
&esp;&esp;荣修仪,陛下登基后第一年礼聘入宫,自入宫后便颇得恩宠,两年内从美人位接连晋升,又于承祚三年诞下皇长子,深得圣恩。
&esp;&esp;陛下登基前只有皇后所出的二公主和刘贤妃所出的大公主,两位公主如今也都七八岁了,宫中一连数年未得一个皇子,所以荣修仪生下皇长子可谓是大喜,更是大功一件。
&esp;&esp;听说皇长子出生当日陛下龙颜大悦,当下便赐荣修仪封号“荣”字,又晋封为正三品修仪,一跃成了那一批嫔妃中地位最尊崇的一位,甚至险些就要越过陛下登基前就一直跟着陛下的丹昭容和兰昭媛了。
&esp;&esp;能在美人环绕的后宫脱颖而出,抢先生下大皇子,荣修仪岂会是简单的人物。
&esp;&esp;身上担着养育大皇子的功劳,又有如此心机手腕,得罪了这样这样一个不好惹的主位嫔妃,陶贵人以后恐怕没什么好日子过了。
&esp;&esp;入宫这些日子,每每去凤仪宫请安,多听韶妃和丹昭容斗嘴,刘贤妃和兰昭媛偶尔也会说几句,可这位荣修仪素来持重,从未卷入到请安时唇枪舌战里,可见她不是个鲁莽张扬之人。
&esp;&esp;区区一个照面就能让她动怒处罚陶贵人,必然是牵扯到了大皇子。
&esp;&esp;喝下一碗药后,姜雪漪拿帕子蘸蘸嘴角的药汁,柔柔道:“大皇子生来体弱,荣修仪视他如珠似宝,陶贵人受罚恐怕是说错了什么。”
&esp;&esp;扶霜才不管这些,俏脸微冷,嗤笑道:“总之她是活该,谁叫她这么猖狂。”
&esp;&esp;姜雪漪笑意浅淡,任由她们扶着自己起身,准备到偏阁去用晚膳,可还没走到,就见院门口值守的小宫女匆匆跑过来通传,说杨贵仪来了。
&esp;&esp;“杨姐姐来啦?”
&esp;&esp;她立刻扬起笑脸,眉眼弯弯的亲自出去迎接,一见面便朝人熨帖地行了一礼:“给姐姐请安。”
&esp;&esp;“马上要到用膳的时间了,姐姐怎么过来了?”
&esp;&esp;杨贵仪忙伸手扶她,受宠若惊地笑道:“妹妹何苦同我这么见外,早就当你是自家姐妹了。”
&esp;&esp;两人并肩往屋子里走,杨贵仪方继续说:“本是要用膳的时候了,但是远远闻见你这院子里飘来药味。你入宫时日尚短,又是我这宫里头的,我担心你身子不爽快,这才想着来看看你。”
&esp;&esp;她拉着姜雪漪四下瞧瞧,问:“妹妹可是哪里不舒坦?”
&esp;&esp;姜雪漪有些不好意思:“多谢姐姐关心,原也不是什么大事。”
&esp;&esp;“只是自小便有月事腹痛的毛病,才想请太医来把把脉的。”
&esp;&esp;这话说得轻巧,可杨贵仪入宫多年,当然也不是傻子。
&esp;&esp;李太医刚进绛雪阁的门她就听说了,一听是来给姜贵人把脉的,那就更耐人寻味了。
&esp;&esp;宫里谁不知道李太医地位尊崇,向来只给几位得脸的主子看诊,姜雪漪一个初入宫的贵人,又不曾侍过寝,好端端的特意请他来做什么。
&esp;&esp;通过这些日子的接触下来,杨贵仪知道姜雪漪不是个喜好铺张的,这李太医未必是她自己求着来的,恐怕是有人下了令。
&esp;&esp;细致入微到知她月事腹痛,特意让李太医来调养,那要么是陛下,要么就是皇后娘娘了。这二人中不论是谁,都不可小觑了姜贵人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