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(2/2)
大景巡夜人第51章
&esp;&esp;赵鲤摆摆手,催促她进村。
&esp;&esp;刚一进村,赵鲤就打开心眼探查。
&esp;&esp;心眼视角之下,翠香身上飘飘摇摇的灰色烟气十分显眼。
&esp;&esp;除她之外,村中还有人家也是象征着霉运衰败的灰烟,数量与翠香所说的大致吻合。
&esp;&esp;赵鲤认真探查,没有在村中看见骴气或者黑红煞气,将异处记在心上,便按住眉心,关闭了心眼。
&esp;&esp;这时他们已经站到了一个农家小院前。
&esp;&esp;第41章 采收生魂,草民的无奈
&esp;&esp;这院中聚集了很多人,正七嘴八舌地围着一个面色蜡黄的妇人,或轻声安慰或大声咒骂那人贩子。
&esp;&esp;两个抽着旱烟的老汉,蹲在院角,吧哒吧哒抽着旱烟。
&esp;&esp;眉头可以夹死蚊子,面上是化不开的愁云惨雾。
&esp;&esp;无论哪个世界,拐卖似乎总与一个词挂钩——采生折割!
&esp;&esp;采生折割最早起源于巫蛊,自汉代流传下来。
&esp;&esp;最早的采生折割起于巫蛊祭祀中的祭祀,通过刀砍斧削肢解折磨生人,以采收生魂,用作各种歪门邪道。
&esp;&esp;或是折磨致残后,沦为乞丐偷儿。
&esp;&esp;人心有多恶,采生折割的手段就有多邪。
&esp;&esp;生坯活人,或做药引或做祭品,死前一定会遭受十分残酷的虐杀。
&esp;&esp;而这其中,儿童、孕妇往往因为魂灵纯净的特殊性,成为采生的主要对象。
&esp;&esp;家中幼儿被拐走,几乎不可能找回。
&esp;&esp;想到坊间谣传,想到家中幺儿会遭遇怎样的惨事,翠香的爹便心如刀绞。
&esp;&esp;报以最大希望的五城兵马司差役,只来了一趟,走了一圈便离开。
&esp;&esp;明知他们敷衍了事,草芥平民却只能低声下气地哀求,求他们再费费心。
&esp;&esp;家中唯一下蛋的母鸡宰了抬上餐桌,款待那些差役,人家吃好喝好抹抹嘴就走。
&esp;&esp;黔首黎庶却还得压下内心愤愤,赔着笑脸将人送走,不敢得罪了,就怕这最后一点希望都破灭。
&esp;&esp;想到此,翠香的爹忍不住抬起烟杆狠狠吸了一口。
&esp;&esp;又辣又呛的烟气灌进肺里,他咳嗽了两声,悄悄抬袖,擦去了眼角的泪花。
&esp;&esp;“翠香他爹,你……”里长陪着他一块抽旱烟。
&esp;&esp;想要劝他别难过,可活生生的孩子就这样丢了谁能不难过?
&esp;&esp;想宽慰他没事的,但被拐走的孩子从来就没找回来过。
&esp;&esp;最终里长只长长的的叹了口气道:“我再去求求人,想想办法。”
&esp;&esp;他儿子白鹿书院念书,也不知有没有门路。
&esp;&esp;里长心底叹了口气,心说就算寻到了门路,所付出的代价可不是几筐农家干土豆茄瓜能付得。
&esp;&esp;想着里长抬头环视了一圈,正要再说些什么,却是浑身一颤,呆呆地看着门口的来人。
&esp;&esp;里长看着翠香领进来的三个身影,腿抖着就要往下出溜。
&esp;&esp;三人身上标志性鱼服,可太有辨识度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