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路转(1/2)
两王相亲(1v1 古言)回路转
秦尚书令脸色怪异,怒视来人后,低眉思索,起身道,“京兆尹,家中出了急事,老夫需先回府主持。请求今日廷审暂停。”
余回父母脸色迷茫,在听到来人在耳边说了什么后,也神色慌张不安。
隽武看向陆玉这边,“安梁王有异议吗?”
“无。”陆玉当然没有异议,秦尚书令明摆着今日给善舟定罪,被什么事给分去了心思,对他们来说算是好事,又短暂争取了些时间。
“好,既如此,尚书令可先行离开。此案暂且按下,择日再开。今日到此结束。”
陆启夫妇二人被廷尉府的人带走,继续回牢中等待消息。
秦尚书令带着余回父母二人离开官署,脚步匆匆。陆玉待在廷审所里也没什么意义了,跟在后面准备离开,隐隐听到前面秦尚书令和余回父母二人说话。
秦尚书令低斥余回母亲,“我早说了……你非要……”
“……当然要……回家……留在此地……是何道理……”
青州刺史在一旁劝架,“岳父,此刻不宜训斥,还是先回去再说吧……”
陆玉没听清他们在争论什么,只能看到他们的背影。
秦尚书令登上马车,青州刺史紧跟其上,回身扶自己的夫人。
余回母亲低低哭泣,低头擦泪,陆玉也从官署里出来,见状,从袖子中拿出巾帕递给余夫人,余夫人泪眼婆娑看了看她,终是没有接,扶着青州刺史的手上了马车。
陆玉带着善舟回了王府。
虽不知今日尚书令那边出了什么事,但是当下对方指证善舟的所谓的“铁证”便是余回脖颈上的手印。
而现在,对方不肯交出死者遗体比对印记。
据廷上对方所言,余回已经送往青州。这样急于回青州,那必然会选择长安到青州最近的一条路。
陆玉隐隐有了一个想法。虽然不是很道德。
“来人。”府中护卫上前来。她在护卫耳边道,“你乔装打扮,不要让人认出你是陆王府的人,然后……”
“喏。”
……
入夜后,陆府书房。
灯火摇曳,映照房内人影。
护卫向陆玉禀报今日在尚书令府所获知的信息。
“据打探,尚书令府于两日前深夜秘密运出余小公子的尸体,如家主所料,走的是长安到青州最近的路。”
“我们的人已经前去拦截了,棺木车目标还是比较大的,走不快。循着唯一的路快马急追,明日一早便可有消息。”
“好,你下去吧。”
护卫离开。冷绾往烛盘里添了些油脂,“确定要抢尸体吗?恐怕,会很麻烦。”
陆玉明白她的意思。后面会很麻烦。这等于是明抢,以后秦尚书令会彻底站在她的对立面,等于结仇。但秦家态度已然是想按死善舟,对陆家而言也没有退路,干脆撕破脸。
现在为了证明善舟的清白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。
“现在只能这样了。秦家先出手,我们也不能再等了。”
“嗯。”
……
廷尉府牢狱。
深夜仍有受刑者哀嚎,锁链碰撞,如鬼泣幽鸣,回荡在整座廷狱中。
陆启飞烟二人在这种环境下已经呆了快半个月了。
好在二人相伴,廷尉史看在陆玉的面子和之前的打点上没有苛待陆启夫妇,毕竟若是查出无事,以后还要在官场相见。
陆启所在的这一层的牢狱已经算安静的了。这一层的牢犯不会半夜受刑,深夜只会留两个值夜的狱史。
陆启躺在铺满干草的石榻上,和飞烟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,不知过了多久眼皮愈来愈重,飞烟躺在他身边,拍了拍他的胸口,“你困了吗。”
“困了的话,就先睡吧……”
空荡牢狱静寂回声低吟,陆启呼吸均匀。飞烟坐起身,给陆启往上盖了盖毛毡,望了望周围的人,四下皆沉眠。
她自如地打开了牢房的锁链。
铁门打开的声音很细微,但仍能在这空旷的环境中分辨出,有人离开了。
陆启缓缓地艰难地睁开眼。
……
翌日。
陆玉睡不着,天微微亮便醒了,吃了早膳便进了书房。
日光渐开,陆玉估摸了下时间,前往拦截的护卫差不多该回来一个报情况了。果然,家丞刚开开府门,护卫一身露水回府,直奔书房。
“家主。”
陆玉合上竹简,“如何?”
护卫面有难色,“未遇上。”
陆玉掀眼帘看向他。
护卫道,“急追一夜,未曾遇见棺木车。前行的还有两个在快马加鞭沿路追。”
陆玉攥了攥案上的竹简。难道,已经抵达青州了?
不应该的,不应该这么快。
“若是追到青州城外仍未见,那便入城打探近日是否有棺车进城。不论如何,要将尸体抢回来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